和实生物同则不续下马秋华教授多样性声乐教学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2.多样性教学智能和策略 声乐课堂犹如一座声音医院,教师即声音的诊断师和矫正师。他们不仅要依靠耳朵和实践经验检测出不同的声音病症,还需要针对相应的声音技术问题提出解决
2.多样性教学智能和策略
声乐课堂犹如一座声音医院,教师即声音的诊断师和矫正师。他们不仅要依靠耳朵和实践经验检测出不同的声音病症,还需要针对相应的声音技术问题提出解决之良方。基于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和敏锐的声音分辨能力,马秋华教授常在课堂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“把脉”“诊断”“开方”。比如在遇到声音“倒仓”的学生时,她会要求他们每句都“拉开”、唱“满”,这样声音就不容易“窝”在后面;有些学生唱母音不会“变形”,马教授要求他们唱“i”母音的时候,至少可以将自己的一个手指头平放进去,这样做不但避免了牙齿咬得太紧发出滋滋的杂音,也更容易做到“窄母音宽唱”;面对声乐程度较浅、歌唱时容易失去状态的学生,她告诫他们“越到高音越往上走,‘哈欠’打得越大,那一口水含得越多,此时的喉咙才打开了”。
在歌曲的训练中,她要求初学者将歌曲的每一句都用练声的方法进行练习,先把声音都调整对了再连贯起来唱。具体做法是:用“u”母音的声音状态去换歌词中所有的字;用“u”通道把气息放下来唱,做到在通道里面歌唱,不管哪个字唱完都得在一个状态里,让所有的字都得服从声音。有些学生歌唱时肌肉容易加额外的劲儿,导致声音僵硬,马秋华教授以弯腰、一边走一边唱的方式帮助学生缓解。
用最小的力量唱出好听的声音,一直是马秋华教授所追求的,因此她以“胸腔放下来唱,‘赖’在气上唱”来解决声音太冲的问题。除了“弱着唱、省劲儿地唱”“赖着唱”外,马教授最常说的是“叹着唱”。“叹着唱”的意思是歌者想着轻轻地一叹,声音就上去了。
遵循族群的多样性,一直是马秋华教授“多样性声乐教学”的一部分。她所教授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演唱大多以真声为主,俗称“大白嗓”。语言对他们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,族群语言是他们的特色,应该保留,但是,唱汉语歌曲却比较困难,所以马教授着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“无论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或者是汉民族语言演唱,都得将语言放在声音里,并且声音还得用对”。
马教授倡导“简单地歌唱”,为了减少学生在歌唱中因太多附加动作而产生声音问题,她以改变歌曲演唱速度的方式进行调整。歌曲的速度加快,歌唱动作也跟着加快。学生长期坚持按此要求练习,最后都能做到简单、朴实、单纯、直接地歌唱。对于某些学生偶尔出现的音准问题,她认为,其实问题的关键并非视唱练耳的问题,而是歌唱表情出了问题。有些歌者歌唱时老是拉着脸,事实上,当歌者的脸拉着时,总是有一股力量会影响参与正常歌唱运动的肌肉发力,这样唱出来的音就容易偏低。此非歌者的音准意识有问题,而是歌唱方法的问题,即发声与歌唱状态没有同步。当我们的面部表情扯着、嘴角耷拉着的时候,整个歌唱状态就不兴奋,而是靠意识勉强来“够”某个音,有时候就会导致音准问题。在此基础上,马教授进一步提出了“愉快地歌唱”的概念。即,在整个歌唱过程中,都应该保持“笑着”的状态,她还说:“歌唱的时候即使是哭,你也要抬着笑肌哭。”要是歌者面部表情兴奋了,我们就不用去“够”这个音,而是一叹气就能到达某个音高。
3.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协同方法
气息、共鸣、呼吸、语言为声乐技巧之根本,它们之间的协同运作是美好歌唱的基础,向来为声乐教师、学习者所重视。
马秋华教授倡导“气息一大片,声音一条线”,美妙的声音一定有气息的支撑。“气息一大片,声音一条线”突出了多样性中的“同一”原则。好的声音应该是“气息多于声音”,如果声音多于气息,声音就显得干、刺。根据声音的“反射原理”,歌者唱高音时,应该把气息叹下来或者“漏”下来,以轻松获得高音;但是,此时要注意的是,只有闭合声带,气息才能往下叹,才能产生一种阻挡和对抗的力量,有了这股力量,歌唱的气息才能延绵不绝。这就是为什么马秋华教授经常要求学生演唱作品时,需要弱下去的地方要“实”着弱的道理。
在歌唱共鸣的建立方面,马秋华教授常常运用哼鸣练习来达到“多样性声乐教学”的声音共性的建构。她认为,混合声是最科学的演唱方法。我们日常需要训练的即是真假声的混合,这也是其“多样性声乐教学”理论中突出不同声音个性的基础。哼鸣练习意在帮助歌者建立歌唱时“打开”的状态,即歌者将气息叹下来,把共鸣腔体的通道“哼”通畅,将嗓音放到共鸣腔里形成混合声。同时,歌者还要注意完成下通道的共鸣。如果下通道接不通,就不会有上通道;只有下通道接通了,才能反射到上通道。马教授认为,假声不是高位置,不是找头腔,而是歌唱的共鸣腔。只要找到通道,我们就可以用最小的力量唱出有共鸣的声音。
文章来源:《生物数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wsxxb.cn/qikandaodu/2021/0707/5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