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孩子做科普,究竟几岁合适?一年级的孩子有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多么好的一个问题啊,多么地朴实,多么能反应一个初中生的心理,或许就能激发他学习法语的热情。当然,这个问题与报告本身想传递的科学内容有点距离。 回答任何“幼稚”的问题
多么好的一个问题啊,多么地朴实,多么能反应一个初中生的心理,或许就能激发他学习法语的热情。当然,这个问题与报告本身想传递的科学内容有点距离。
回答任何“幼稚”的问题,保持平等对话
平视孩子做科普
于是,那位教授说:“这个,与今天的讲座内容关系不大,你对今天的讲座内容,有什么疑问?”
除了社会热点,科普的契机还来自于主讲人的经历,这是我从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张少华研究员的报告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》中感悟到的。张老师去过南极,曾担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队长。他PPT用的图片,绝大多数都是他自己拍摄的。他的经历穿插在报告中,渲染出不一样的氛围,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。学生在赞叹张老师了不起的经历的同时,也对神秘的南极大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这也是科普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契机。
最近两三年,因为工作缘故,大学教授时常走入我们的附属中小学,为学生开设科普讲座,内容涉及数学、物理、天文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、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。我观察了一番,从年龄看,科普讲座的对象最小可以到小学三年级。再往低年级,学生知识储备太少,开讲就比较困难了。
“为什么可以在太空写毛笔字?”
其实,我们团队所能提供的讲座,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。做科普,期待更多关注,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。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记得有一次,我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郎万中教授做科普讲座,他的题目是:我们身边的膜分离技术。我一开始非常担心这个题目太高深了,初中生听得懂吗、会感兴趣吗?没想到,讲座非常成功。当时正值疫情期间,郎教授从口罩入手,举一反三,讲到尿不湿、直饮水、果汁,还有疫情中救命的机器ECMO(体外膜肺氧合)。学生们恍然大悟,如此高深的科技,经过郎教授的精心设计,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原来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近啊。
用数据帮助改进
首先是PPT的背景。一年级小朋友通常是从游戏进入学习状态的,PPT画面生动可爱,贴近他们的认知风格,才能够吸引他们。我上网搜索一些太空探索元素的卡通图片,自己还画了两幅卡通画,构建了新的PPT模板。
“真的有外星人吗?”
回想多年前,我陪一位教授去初中做科普报告。整场报告的效果不太好,会场的纪律也比较差,学生们不断交头接耳。一个小时的报告终于结束了,到了提问环节,一位男同学举手:“老师,您刚才在报告的过程中,讲了一句法语,我虽然听不懂,但觉得很好听,您能再讲一遍给我听吗?”
讲座过程中,孩子们热情高涨,问题就没有断过。
“流浪地球真的会发生吗?”
此次为一年级学生讲座的主题是“神舟飞船”。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,神舟飞船载人航行广受关注,尤其是神舟十三号,经历了太空漫长的183天之旅,又历经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,以及北京冬奥会的隆重时刻,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科普需要契机
内容是科普之基。好的内容,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,真正抓住孩子们的心理。但是,好东西很多,是否都适合讲给孩子们听呢?肯定不是,科普需要契机。
但不久前,在为一年级学生做的一次科普讲座中,这些小学一年级学生们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——
和内容同等重要的是呈现方式
这些工作,看上去很细碎,但对于科普的成败,却起到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对低学段的学生。
“没有”,男同学失望地坐下。
第一,内容是否听懂是第一要义。“全部听懂了”和“多数内容听懂了”,两项相加超过90%为优秀,超过80%为达标。在70%-80%之间,就要重新审视讲座内容。如果低于70%,即使我们团队感觉不错,这个讲座也只能淘汰了。近两三年来,讲过一轮就淘汰的讲座有四五个。
打开老师和学生对话的通道
在呈现方式上,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可能很多字都不认识,讲座课件上的文字被大量删除,图片配上一些词组和短句,用词尽量浅显和生活化。再设身处地考虑低龄段学生,如果让他们坐着听一小时讲座,很容易感到枯燥,坐不住。所以,必须让他们被调动参与进来,这样整个过程就会有趣和有效。受疫情影响,面向孩子的科普也要采取线上讲座的形式。在讲座前一天,我进行了试连线。果然,又发现了几个新问题。考虑到学生可能用手机观看,最终把字都放大了两个字号……
文章来源:《生物数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wsxxb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9/608.html